

● 教jiào ㄐㄧㄠˋ
◎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 使,令:风能教船走。
◎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 姓。
● 教jiāo ㄐㄧㄠˉ
◎ 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
◎ 教 jiāo
〈动词〉
(1)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十三教汝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左传》
(2) 又如:教课;教书;手把手教;教唱歌;教倌(教入塾);教老者(方言,教员);教率(教授引导);教书匠(对教师的谑称)
(3) 使;令;让
曲罢能教善才服。——唐·白居易《琵琶行》
(4) 另见 jiào
◎ 教 jiào
〈动词〉
(1) (会意。从攴( 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 同本义
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
以教国子弟。——《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教者,民之寒暑也。——《礼记·乐记》
教,文之施也。——《国语·周语》
精华,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
君有此教士三万人。——《管子·小匡》
修教三年。——《韩非子·五蠹》
宁有政教。——《史记·货殖列传》
择师而教。——唐· 韩愈《师说》
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以见教。
(3) 又如: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读(教师);教读老夫子(教书老先生);教民(教育人民);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帖(古代公侯、大臣所下的手谕、命令);教当(教唆);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戒);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阅(操演,检阅);教坊司(管理伎乐的机构,专司音乐、戏曲、舞蹈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宜);教门儿(某种人,某类职业的人);教引嬷嬷(教日常礼节的老年妇女)
(4) 叫;让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教从何处。——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教令
◎ 教 jiào
〈名词〉
(1) 宗教。如:信教;教民(指信仰基督教的人);教乘(指佛教、佛法);教法(宗教的理论)
(2) 教育;教材
五教,诗、书、乐、易、春秋也。——《礼记·经解》
明七教以兴民德: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也。——《礼记·王制》
(3) 又如:教刑(古时学校里使用的刑罚);教席,教职(教师的职位);教术(教法,教数。教育的方法);教泽(教育的恩泽);教象(教育规则的条文)
(4) 另见 jiāo
◎ 教案 jiào’àn
(1)教员备课时写的教学方案,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
(2)清末指因外国教会欺压人民而引起的诉讼案件或外交事件
◎ 教本 jiàoběn
教科书;课本
◎ 教鞭 jiàobiān
教师在讲课时用来指点黑板、挂图等的细长棍儿
◎ 教材 jiàocái
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
◎ 教程 jiàochéng
指某一学科的课程
◎ 教导 jiàodǎo
教育指导;教诲开导
新的教导
◎ 教导队 jiàodǎoduì
军、师两级轮训基层干部和培训班长的训练机构
◎ 教导员 jiàodǎoyuán
政治教导员的通称
◎ 教范 jiàofàn
军事上在技术指导方面的基本教材,如投弹教范等
◎ 教坊 jiàofǎng
古时管理宫廷音乐、舞蹈、戏曲的官署
名属教坊第一部。——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教父 jiàofù
在婴儿或幼儿受洗礼时,赐以教名,并保证承担其宗教教育的人
每个受洗礼的男孩应该有两个教父和一个教母
◎ 教改 jiàogǎi
教学改革
◎ 教工 jiàogōng
泛指学校里的教员、职员和工人
◎ 教官 jiàoguān
军队、学校等团体内担任教练的军官的旧称
◎ 教管 jiàoguǎn
教育、管理
教管儿童须从严
◎ 教规 jiàoguī
宗教规定信徒恪守的规则;法则;规定
◎ 教化 jiàohuà
(1)使能从事,习于或适应家内生活
给受教化的女囚犯以家政教育
(2)从中指导传教或做传教工作
◎ 教皇 jiàohuáng
天主教会最高领导人,驻在梵蒂冈
◎ 教会 jiàohuì
基督教各教派的信徒组织
◎ 教诲 jiàohuì
教导训戒
其次教诲。——《史记·货殖列传》
谆谆教诲
◎ 教具 jiàojù
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幻灯等
直观教具
◎ 教科书 jiàokēshū
专门编写的为学生学习用的书
◎ 教练 jiàoliàn
对他人进行专门训练使之掌握一定的技能
◎ 教练,教练员 jiàoliàn,jiàoliànyuán
从事教练工作的人
◎ 教龄 jiàolíng
从事教学工作的年数
◎ 教令 jiàolìng
由宗教会议或有头衔的人制定的有关教义或教规的法令
罗马教皇的教令
◎ 教门,教门儿 jiàomén,jiàoménr
(1)[口]∶指伊斯兰教
(2)佛教指佛的教法,因为佛的教法为入道的门户
(3)教派
◎ 教名 jiàomíng
出生和受洗时取的名字,以区别于姓氏
◎ 教母 jiàomǔ
天主教、正教及新教某些教派新入教者接受洗礼时的女性监护人。也叫“代母”
◎ 教派 jiàopài
在一个宗教内的不同派别
◎ 教师 jiàoshī
(1)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
(2)传授戏曲技艺或武术的人
武术教师
◎ 教士 jiàoshì
基督教的神职人员
◎ 教室 jiàoshì
(1)在中小学或大学里教师对学生正式讲课的地方
(2)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房间
◎ 教授 jiàoshòu
(1)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最高级学衔
(2)
(3)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
(4)对私塾老师的敬称
教授不知,这厮夜来赤条条地睡在灵公庙里,被我们拿了这厮。——《水浒传》
◎ 教授 jiàoshòu
讲解传授知识、技能
◎ 教书 jiāoshū
教学生学习功课
◎ 教唆 jiàosuō
通过诱导唆使别人做坏事
教唆别人犯罪的人应负刑事责任
◎ 教唆犯 jiàosuōfàn
唆使别人犯罪的成年人;尤指唆使儿童盗窃的人
◎ 教坛 jiàotán
教育界
蜚声教坛
◎ 教堂 jiàotáng
基督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建筑物,有多种风格,如哥特式、拜占庭式的
◎ 教条 jiàotiáo
(1)要求教徒绝对遵从的宗教信条。泛指要求人盲目信奉的僵化的原则、原理
(2)指教条主义
◎ 教条主义 jiàotiáozhǔyì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 教廷 jiàotíng
天主教会的最高领导机构,设在梵蒂冈
◎ 教头 jiàotóu
宋代军队中专门担任武术教学的人。后指一般传授技艺的人
◎ 教徒 jiàotú
宗教的信仰者
◎ 教务 jiàowù
有关教学活动的行政事务
◎ 教学 jiàoxué
指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
教学改革
◎ 教训 jiàoxùn
(1)指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水灾的教训
(2)教育训练
自无教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3)训导;训戒
狠狠地教训了他
◎ 教言 jiàoyán
教诲的话
记取先人教言
◎ 教研室 jiàoyánshì
教育机关和学校中研究教学问题的组织
◎ 教研组 jiàoyánzǔ
进行教学间题研究的组织,比教研室的规模小
◎ 教养 jiàoyǎng
(1)教育培养
教养子女
(2)指一般文化、道德修养
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 教养所 jiàoyǎngsuǒ
为教养被忽视或过失儿童的几所独立小住宅单元之一;其设计体现非机关性的、亲切的环境
◎ 教义 jiàoyì
指一种宗教所信奉和宣扬的神学道理思想
◎ 教益 jiàoyì
由于受开导、教育而得到的好处
◎ 教育 jiàoyù
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工作,主要指学校教育
发展教育
◎ 教育 jiàoyù
教导启发,使明白道理
说服教育
◎ 教谕 jiàoyù
(1)教导训戒
谨遵教谕
(2)宗教上的命令、指示
(3)官名,元、明、清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
南平教谕。——清·张廷玉《明史》
◎ 教育方针 jiàoyù fāngzhēn
关于教育方面的政策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教员 jiàoyuán
(1)以教书为职业的人
本地中学的教员
(2)从事教学的人
◎ 教长 jiàozhǎng
浸礼会的一个牧师
◎ 教职员 jiào-zhíyuán
学校里的教员和职员的合称
◎ 教职员工 jiào-zhíyuán-gōng
教育机构的全体教学和行政人员
◎ 教子 jiàozǐ
在洗礼时某人为教父,而教父保证将其教养成为基督徒
◎ 教宗 jiàozōng
即“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