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苦kǔ ㄎㄨˇ
◎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苦。苦胆。苦瓜。
◎ 感觉难受的: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
◎ 为某种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a.对某种情况感到苦脑;b.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 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
◎ 使受苦: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 苦 gǔ
〈形容词〉
(1) 通“盬”。粗劣。如:苦盐(粗盐,颗粒盐);苦功(粗工艺);苦事(粗制滥造)
(2) 另见 kǔ
◎ 苦 kǔ
〈名词〉
(1) (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 同本义,即“荼”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3)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賈(苦菜)
(4) 病;病痛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5)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
◎ 苦 kǔ
〈形容词〉
(1) 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3) 又如:苦瓠子(苦瓜。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
(4) 痛苦;困苦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
(6) 刻苦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7) 劳苦;辛苦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
(9) 贫穷
苦,穷也。——《广雅》
(10) 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
◎ 苦 kǔ
〈动词〉
(1) 困扰;困辱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2) 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
(3) 使困苦,困于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5) 恨,怨嫌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6) 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
◎ 苦 kǔ
〈副词〉
(1) 竭力;尽力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3) 甚,很。表示程度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4)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5) 幸好,幸亏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 苦艾 kǔ’ài
普通苦艾的干燥叶及花头,一度用作苦味强壮剂和健胃剂
◎ 苦熬 kǔ’áo
忍受着痛苦度[日子]
苦熬岁月
◎ 苦不唧,苦不唧儿 kǔbujī,kǔbujīr
略带苦味
这种菜苦不唧儿的还不难吃
◎ 苦参 kǔshēn
草名。又名白茎,地骨等。根茎苦,可入药
亭历苦参钩夭之草。——明·刘基《苦斋记》
◎ 苦差 kǔchāi
条件艰苦的差事;得不到多大好处的差事
◎ 苦差事 kǔchāishi
辛苦而报酬低的工作;辛苦而令人讨厌的工作
一丝不苟地精心修改,这样做虽然是一件苦差事,但却使作者感到最大的快慰
◎ 苦楚 kǔchǔ
痛苦,苦难
经受许多苦楚
◎ 苦处 kǔchu
遭受的痛苦
你可不知道我当童养媳那时的苦处
◎ 苦大仇深 kǔdà-chóushēn
苦情极大,仇恨极深
◎ 苦胆 kǔdǎn
胆囊的通称
◎ 苦杕 kǔdì
草名。味苦
黄连苦杕。——明·刘基《苦斋记》
◎ 苦迭打 kǔdiēdǎ
“政变”的音译
◎ 苦干 kǔgàn
尽力地干;艰苦地干
苦干加巧干
◎ 苦根 kǔgēn
比喻使人穷苦的根源
◎ 苦工 kǔgōng
(1)被迫从事的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
做苦工
(2)也指做苦工的人
搬木头的都是些苦工
◎ 苦功 kǔgōng
刻苦的功夫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 苦瓜 kǔguā
一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花,果实长圆形,两头尖,表面有许多瘤状突起,有苦味,可做蔬菜
◎ 苦果 kǔguǒ
比喻痛苦的结果
产销没有衔接好的苦果
◎ 苦海 kǔhǎi
佛教比喻苦难烦恼的世间,也比喻困苦的处境
脱离苦海
◎ 苦寒 kǔhán
极端寒冷;严寒
◎ 苦活,苦活儿 kǔhuó,kǔhuór
辛苦的工作
干苦活儿
◎ 苦尽甘来 kǔjìn-gānlái
甘:甜。比喻苦日子结束了,好日子来了
◎ 苦境 kǔjìng
指非常艰难的环境
不能忘记生活在赤贫线上下的民众的苦境
◎ 苦口 kǔkǒu
(1)反复恳切地说
苦口相劝
(2)引起苦的味觉
良药苦口利于病
◎ 苦口婆心 kǔkǒu-póxīn
形容像耐心慈祥的老婆婆那样好心好意地反复劝慰
◎ 苦苦 kǔkǔ
(1)尽力;竭力
苦苦思索
(2)痛苦;辛苦
爸爸去世后,妈妈带着我们苦苦地熬过了十八年
◎ 苦苦哀求 kǔkǔ-āiqiú
用低沉而悲哀的声音一再恳求
敲门,苦苦哀求允许…进来
◎ 苦况 kǔkuàng
困苦的境况
诉说自己的苦况
◎ 苦劳 kǔláo
所付出的艰苦劳动
认为自己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 苦力 kǔlì
(1)艰苦的劳动
白出苦力
(2)旧时对体力劳动者的蔑称
◎ 苦楝 kǔliàn
木名。又名黄楝,果实叫金铃子,味苦,可入药
黄蘖苦楝侧柏之木。——明·刘基《苦斋记》
◎ 苦闷 kǔmèn
痛苦心烦
他感到苦闷
◎ 苦命 kǔmìng
不幸的命运;受苦的命
◎ 苦难 kǔnàn
痛苦和灾难
这场洪水使几百无家可归的人陷入苦难
◎ 苦恼 kǔnǎo
(1)痛苦烦恼
他为失败苦恼不已
(2)〈方〉∶可怜
俚也苦恼,生仔病就是我一干仔替俚当心点。——《海上花列传》
◎ 苦情 kǔqíng
(1)悲惨痛苦的遭遇或情况
吐苦情
(2)〈方〉∶凄惨;悲惨
她死得苦情
◎ 苦趣 kǔqù
使人感到苦恼的意味
◎ 苦肉计 kǔròujì
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 苦涩 kǔsè
(1)又苦又涩的
(2)内心痛苦的
苦涩的表情
◎ 苦事 kǔshì
指繁重费力的事情
◎ 苦水 kǔshuǐ
(1)因含有硫酸钠、硫酸镁等矿物质而味道苦的水
这湖里的水是苦水
(2)比喻遭受的痛苦
她是在苦水里泡大的
(3)因患某种疾病而从口中吐出的苦的液体,通常是消化液和食物的混合物
这个病人直吐苦水
◎ 苦思 kǔsī
苦苦地思索
◎ 苦思冥想 kǔsī-míngxiǎng
苦苦思考
◎ 苦痛 kǔtòng
痛苦
◎ 苦头 kǔtóu
(1)苦痛;磨难;不幸
他在敌人的监狱里吃尽了苦头
(2)苦头儿,稍苦的味道
这个井里的水带点苦头儿
◎ 苦味 kǔwèi
苦的味道
◎ 苦笑 kǔxiào
心里不高兴而勉强做出的笑容
◎ 苦心 kǔxīn
(1)辛苦耗费的心思或精力
一片苦心
(2)费尽心思
苦心经营
◎ 苦心孤诣 kǔxīn-gūyì
用心良苦,造诣极深。用以称许刻苦钻研学问、创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
苦心孤诣为谁忙
◎ 苦心经营 kǔxīn jīngyíng
煞费苦心,巧作筹划,周密布置安排
◎ 苦行 kǔxíng
某些宗教徒的修行手段,故意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种种痛苦来折磨自己
他的苦行已明显可见
◎ 苦刑 kǔxíng
酷刑
受苦刑
◎ 苦行赎罪 kǔxíng-shúzuì
执行忏悔神父所要求的苦行以补偿罪行
◎ 苦役 kǔyì
旧社会被迫从事的繁重的体力劳动
服苦役
◎ 苦因 kǔyīn
肉体或思想上持续痛苦或失望(如疾病或损失)的原因
◎ 苦斋 Kǔ Zhāi
书斋名。元末明初浙江隐士章溢建于匡山之巅
苦斋者,名其室曰苦斋。——明·刘基《苦斋记》
◎ 苦战 kǔzhàn
艰苦地战斗或斗争
◎ 苦衷 kǔzhōng
说不出来的痛苦或为难的心情
你应该体谅他的苦衷
◎ 苦中作乐 kǔzhōngzuòlè
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失乐观情绪,自行其乐
◎ 苦竹 kǔzhú
竹的一种。秆矮小,节比别的竹子长。
筍苦<黄芦苦竹绕宅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黄芦苦竹绕宅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苦主 kǔzhǔ
旧指人命案中被害人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