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冰bīng ㄅㄧㄥˉ
◎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脚。
◎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冰上。
◎ 洁白明彻:冰绡。冰心。冰清玉洁。冰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 冰 氷 bīng
〈名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 冰 bīng
〈动词〉
(1) 结冰,冻结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 冰 bīng
〈形容词〉
(1) 冷,凉。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 冰棒 bīngbàng
见“冰棍儿”
◎ 冰雹 bīngbáo
空中降下的冰块,多在晚春和夏季伴同雷阵雨出现
◎ 冰暴 bīngbào
一种暴风雨,其所降落的雨只要一接触任何物体就立刻冻结
◎ 冰茶 bīngchá
冰过的茶
◎ 冰碴儿 bīngchár
〈方〉∶破碎冰块儿;易脆而未成块的薄冰
◎ 冰川 bīngchuān
在高山和两极地区,沿斜坡滑移的大冰块称为冰川
◎ 冰船 bīngchuán
〈方〉∶冰床,也叫“冰排子”,一种在冰上行驶的木制交通工具
◎ 冰床 bīngchuáng
一种状如雪橇的冰上滑行工具,用竿子撑或人畜力推拉前进
◎ 冰镩 bīngcuān
一种头尖、有倒钩的凿冰工具
◎ 冰袋 bīngdài
装冰块的橡胶袋
◎ 冰蛋 bīngdàn
去壳后把蛋黄打散经冷冻的蛋,便于保存
◎ 冰刀 bīngdāo
装在滑冰鞋底下的钢制刀形器具
◎ 冰灯 bīngdēng
用冰做成的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灯,内装电灯或蜡烛
◎ 冰点 bīngdiǎn
水的凝固点
◎ 冰冻 bīngdòng
由于冷却而冻结成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冰斗 bīngdǒu
(1)冰川谷源头具有峭壁的圈椅状洼地。通常由冰川的冰后隙下的侵蚀作用而产生
(2)冰水池
◎ 冰堆 bīngduī
再冻结以后河流中冰块的堆积现象
◎ 冰封 bīngfēng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指江、河等冰冻覆盖
冰封雪冻
◎ 冰糕 bīnggāo
(1)〈方〉
(2)冰激凌的别称
(3)冰棍儿
◎ 冰挂 bīngguà
雨凇的通称
◎ 冰棍儿 bīnggùnr
冻结在棍棒上的冰糕
◎ 冰河 bīnghé
结冰的河流;冰川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冰壶秋月 bīnghú-qiūyuè
冰壶:盛水的玉壶,喻洁白。秋月:秋天的月亮,喻皎洁。比喻品德高尚,心地纯洁
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宋·苏轼《赠潘谷》
沙县邓迪尝谓[朱]松曰:“愿中如冰壶秋月,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宋史·李侗传》
◎ 冰花 bīnghuā
(1)水蒸气在平滑表面凝结成冰片,似无数花朵镶嵌而成
太阳出来了,窗上的冰花慢慢地融化了
(2)把花卉、水草、水果、活鱼等实物用水冻结,形成冰罩的艺术品
◎ 冰魂雪魄 bīnghún-xuěpò
(1)比喻行为高尚,操行清白
刘得仁…既终,诗人争为诗以吊之,唯供奉僧栖白擅名。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2)也喻指梅花
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宋·陆游《北坡梅开已久忽放一枝戏作》
◎ 冰激凌 bīngjīlíng
见“冰淇淋”
◎ 冰肌玉骨 bīngjī-yùgǔ
(1)用于赞美妇女的皮肤光洁如玉,形体高洁脱俗
(2)形容雪中梅花的超逸之态
◎ 冰鉴 bīngjiàn
(1)古代盛冰的器具
(2)指明镜,比喻鉴别事物的眼力
(3)指月亮
◎ 冰窖 bīngjiào
(1)在结冰季节用坚实冰筑成的冷藏窖
(2)终年或将近全年可保存冰块免受暑热消融之地窖
(3)用冰冷藏食物和饮料的地下室
◎ 冰晶 bīngjīng
任何一种有冰出现的宏观晶形,包括六面柱、六面片、树枝状晶体、冰针以及这些晶形的组合
◎ 冰景 bīngjǐng
(1)由冰组成的风景,特指南北极风景
(2)用冰做原料的造型艺术品,如冰灯、冰花、冰盆景等
◎ 冰窟 bīngkū
浮冰块里的一个开口空间
◎ 冰库 bīngkù
储放冰块的建筑物
◎ 冰冷 bīnglěng
很冷
一副冰冷的脸
◎ 冰凉 bīngliáng
物体很凉
跳入冰凉的水
贮存在冰凉的地窖中
◎ 冰凌 bīnglíng
冰;冰块
◎ 冰片 bīngpiàn
指龙脑
◎ 冰淇淋 bīngqílín
一种冷冻食物,含有奶油、调味香料、调味甜料,并常加有蛋类;特指在冰结过程中加以搅拌使成润滑糕状
◎ 冰清玉洁 bīngqīng-yùjié
像冰一样清明,玉一样纯洁。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 冰球 bīngqiú
由六人一队的两个球队在冰球场上进行比赛的运动,队员穿冰球鞋用冰球棍把球打入对方球门得分
◎ 冰人 bīngrén
旧时称媒人
◎ 冰山 bīngshān
冰冻形成的山;冰层长年不化的高山;两极地带的冰川,入海口处常结成巨大的冰块,受海浪冲击而断裂,漂浮海上,成为冰山
◎ 冰上运动 bīngshàng yùndòng
在冰上进行或开展的体育活动
◎ 冰蚀 bīngshí
岩石破裂处由于水的冻结而形成的侵蚀
◎ 冰释 bīngshì
像冰一样融化,比喻怀疑、嫌隙等完全消除
疑团冰释
◎ 冰霜 bīngshuāng
(1)
(2)比喻操守纯洁清白
志固冰霜。——《临川烈武王道规传》
(3)比喻神色严肃或态度冷淡
凛若冰霜
冷若冰霜
◎ 冰炭 bīngtàn
冰和火炭(两相矛盾)。比喻互不相容的事物
关系恶化成冰炭一般
◎ 冰糖 bīngtáng
(1)
(2)一种大的、透明的冰块状水合蔗糖晶体。一般用白砂糖、水、石灰、蛋清等,经加热、过滤、浓缩结晶而成,质地坚硬透明
(3)成大块结晶在细绳上的煮糖,尤指用于硬糖果或黑麦威士忌酒
◎ 冰糖葫芦 bīngtáng húlu
一种食品,用竹签将山楂或海棠等串在一起,外面蘸上熔化的冰糖而成
◎ 冰天雪地 bīngtiān-xuědì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这么多的孩子,他身体又不好,冰天雪地的,怎么能行呢?
英伦诸岛乃属冰天雪地之区。——〔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 冰箱 bīngxiāng
(1)
(2)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冷态的小柜或小室
(3)内有制冰机用以结冰的柜或箱
◎ 冰消瓦解 bīngxiāo-wǎjiě
冰消融了,瓦全部破碎。比喻事物的消释或崩溃
◎ 冰心 bīngxīn
象冰一样晶莹明亮的心。比喻心地纯洁、表里如一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冰雪 bīngxuě
比喻清纯
◎ 冰雪节 bīngxuějié
指哈尔滨冰雪节,于每年哈尔滨冰灯游园会的第一天(1月5日)开幕,展出大量精美的冰灯、冰雕作品
◎ 冰原 bīngyuán
比浮冰更为广大的一片广阔的海冰
◎ 冰镇 bīngzhèn
把食物、饮料等和冰放在一起使凉
冰镇啤酒
◎ 冰镇汽水 bīngzhèn qìshuǐ
加冰块或经过冷冻器制冷的苏打水饮料
【子集下】【冫字部】冰·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古文〕𣲝【唐韻】筆陵切【集韻】【韻會】悲陵切,𠀤逼平聲。【說文】本作仌。【徐曰】今文作冰。【韓詩】說冰者,窮谷隂氣所聚,不洩,則結而爲伏隂。【禮·月令】孟冬水始冰,仲冬冰益壯,季冬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冰以入。【周禮·天官】淩人共冰。秋刷冰室,冬藏春啓,夏頒冰。又【爾雅·釋器】冰,脂也。【註】莊子云:肌膚若冰雪。冰雪,脂膏也。【疏】脂膏一名冰脂。又矢筩蓋曰冰。【左傳·昭二十五年】公徒釋甲執冰而踞。【註】冰,櫝丸蓋。【疏】盛弓者也。或云:櫝丸是箭筩,其蓋可以取飮。又【集韻】【正韻】𠀤魚陵切,音凝。同凝。【正韻】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後人以冰代仌,以凝代冰。又【集韻】讀去聲,逋孕切。【唐書·韋思謙傳】涕泗冰須。【註】謂涕著須而凝也。【李商隱詩】碧玉冰寒漿。又【韻補】叶筆良切,音近浜。【𨻰琳·大荒賦】心慇懃以伊感兮,愵永思以增傷。悵太息而攬涕,乃揮雹而淚冰。
考證:〔【韓詩外傳】冰者,窮谷隂氣所聚,不洩,則結爲伏隂。〕謹按韓詩外傳無此語,查初學記引作韓詩。謹照初學記原文省外傳二字。冰字上增說字。結字下增而字改。〔【正韻】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後人以冰代仌,以凝伐冰。〕謹按文義伐冰改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