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洋yáng ㄧㄤˊ
◎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洋。
◎ 广大,众多,丰盛:洋溢。洋洋。
◎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洋人。洋货。洋为中用。
◎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洋结合。
◎ 银元:大洋。洋钱。
◎ 洋 yáng
〈名词〉
(1)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2) 同本义
(3) 洋水
昆仓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山海经》
(4) 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
汉水又东,右会洋水。——《水经注》
(5) 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 旧称银币为洋钱,简称洋。如:银洋
◎ 洋 yáng
〈形容词〉
(1) 盛多、广大
洋,多也。——《尔雅》。注:“洋,溢也。”
河水洋洋。——《诗·卫风·硕人》。传:“盛大也。”
泌之洋洋。——《诗·陈风·衡门》
(2) 又如:洋泌(涌流不竭的泉水)
(3) 外国的,外国来的。如:洋胰子(肥皂);洋毛子(洋鬼。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洋化(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洋字(外国文字);洋兵(外国兵);洋派(外国派头;带有外国派头);洋烟(亦作“洋湮”。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洋楼(西洋式的楼房);洋蜡烛(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
◎ 洋白菜 yángbáicài
卷心菜
◎ 洋布 yángbù
旧时称机器织的平纹布
◎ 洋财 yángcái
对外国或外国人做买卖获取的钱财物品;泛指意外之财
◎ 洋菜 yángcài
琼脂,冻粉:从某些红藻类植物提取的凝胶质产品,主要用作培养基和食品的凝胶剂和稳定剂
◎ 洋场 yángchǎng
指旧时洋人较多的都市,多指上海(含贬义)
◎ 洋车 yángchē
人力车,黄包车
◎ 洋椿属 yángchūnshǔ
热带美洲的楝科材用大乔木的一个小属,其特征是二回羽状叶,花具有5室的子房,产生有翅的种子,提供用作装饰家具的木材
◎ 洋瓷 yángcí
[口]∶搪瓷
◎ 洋葱 yángcōng
广泛栽培的、原产亚洲的植物(Alliumcepa),具有细长的空心管状的叶和可食的由容易分层的、以紧密同心圆组成的圆形鳞茎,味道强烈,广泛用作蔬菜
◎ 洋葱头 yángcōngtóu
洋葱的鳞茎
◎ 洋缎 yángduàn
一种像缎子、表面光洁的棉织品
◎ 洋粉 yángfěn
琼脂的通称;也叫洋菜
◎ 洋服 yángfú
西服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 洋橄榄 yánggǎnlǎn
油橄榄的通称
◎ 洋鬼子 yángguǐzi
旧时对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憎称
◎ 洋镐 yánggǎo
掘土石的工具,镐头两头尖,或一头尖一头扁,中间装把儿
◎ 洋红 yánghóng
较深的粉红色
◎ 洋灰 yánghuī
水泥的俗称
◎ 洋火 yánghuǒ
[口]∶火柴
◎ 洋货 yánghuò
旧指外国进口的货物
◎ 洋碱 yángjiǎn
〈方〉∶肥皂
◎ 洋姜 yángjiāng
[口]∶菊芋
◎ 洋流 yángliú
海洋中水流动的情况;海洋中朝着一定方向流动的水
◎ 洋码子 yángmǎzi
阿拉伯数字
◎ 洋奴 yángnú
(1)∶外国雇主的奴隶
(2)外国老板的穿号衣的仆人
(3)指崇洋媚外、甘心供外国人驾驭的人
◎ 洋盘 yángpán
〈方〉∶对都市中的某些事物缺乏经验的人
◎ 洋气 yángqi
(1)外国滋味
(2)西洋的式样、风格、习俗等
◎ 洋钱 yángqián
[口]∶银洋,银元
◎ 洋琴 yángqín
用金属弦线有二至三个八度音域,双手执小木槌演奏的梯形乐器
◎ 洋人 yángrén
外国人
◎ 洋嗓子 yángsǎngzi
用西洋的发音方式来演唱的嗓音
◎ 洋纱 yángshā
(1)
(2)中国旧时称用机器纺的棉纱
(3)中国旧时称用细棉纱织成的一种平纹细布,质地轻薄,多用来做手绢、蚊帐和夏季服装等
◎ 洋商 yángshāng
买办
偕洋商伍同至逆船。——《广东军务记》
◎ 洋铁 yángtiě
镀锡或镀锌的铁皮
◎ 洋娃娃 yángwáwa
儿童玩具娃娃;模仿外国小孩儿的相貌做成的小人儿,是儿童的玩具
◎ 洋为中用 yángwéizhōngyòng
清末先进民族思想家提出的口号。指吸收借鉴外国有用的东西,为中国利用
◎ 洋务 yángwù
(1)
(2)中国清末指关于外国的和关于模仿外国的事务
(3)中国香港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 洋务派 yángwùpài
清末买办化的封建官僚统治集团。1860年(咸丰十年)后,清政府中央以奕訢(恭亲王)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主张依靠外国授助开办近代军事工业等,镇压人民反抗。保持封建统治。被称为洋务派。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派乃失势
◎ 洋相 yángxiàng
逗人发笑的怪样子
◎ 洋行 yángháng
解放前,外国的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也指专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
◎ 洋洋 yángyáng
(1)形容众多或丰盛
洋洋万言
(2)盛大
河水洋洋
(3)广远无涯
牧野洋洋
(4)美善
声蔼洋洋
洋洋德音
(5)喜乐
喜气洋洋
其喜洋洋者矣。——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6)形容声音响亮
钟磬洋洋
流水声洋洋
◎ 洋洋大观 yángyáng-dàguān
形容事物复杂繁多,丰富多彩
河之北,山如屏列,已属山西界,真洋洋大观也。——清·沈复《浮生六记》
◎ 洋洋洒洒 yángyáng-sǎsǎ
形容文章或谈话长而流畅
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茅盾《风景谈》
◎ 洋洋自得 yángyáng-zìdé
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
◎ 洋溢 yángyì
(1)充满;广泛传播
声名洋溢
(2)水充溢流动
(3)充分流露、显示
精力洋溢
(4)渗透着、弥漫、充满着
◎ 洋油 yángyóu
(1)进口石油
中国人民依靠洋油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方〉∶煤油
◎ 洋芋 yángyù
〈方〉∶马铃薯,土豆
◎ 洋装 yángzhuāng
(1)西服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2)指西式装订书的方法,装订线位于书皮里面
洋装书
【巳集上】【水字部】洋·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似羊切【集韻】徐羊切,𠀤音詳。水名。【說文】水出齊臨朐高山,東北入鉅定。又【玉篇】水出昆侖山北。【山海經】昆侖之丘,洋水出焉。又藉水,卽洋水也。出上邽縣西北。【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又蜀水名。【水經】漢水東會洋水。又州名。【廣韻】本漢成固縣,秦爲漢中郡,魏置洋州。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爾雅·釋詁】洋,多也。【詩·魯頌】萬舞洋洋。又廣也。【詩·大雅】牧野洋洋。【中庸】洋溢乎中國。又瀾也。【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歎。又海名。【徐兢使高麗錄】洋中有白水洋,其源出靺鞨,故作白色。黃水洋卽沙尾也,其水渾濁且淺。又洋洋,水盛貌。【詩·衞風】河水洋洋。又與徉同。【史記·吳王濞傳】方徉天下。【註】方徉猶翺翔也。又與養同。【爾雅·釋訓】洋洋,思也。【疏】詩邶風中心養養。洋養音義同。
考證:〔【山海經】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謹照原文蒙改濛。洋下增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