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


● 貔pì ㄆㄧˋ
◎ 〔貔子〕即“黄鼬”。
◎ 〔貔貅〕a.传说中的一种猛兽;b.喻勇猛的军士或军队,如“貔貅之士”。
◎ 〔貔虎〕喻勇士或勇猛的军队。
◎ 传说中的一种野兽,似熊,一说似虎。
◎ 貔 pí
〈名词〉
又名白罴、白孤、执夷。传说中的一种野兽,有的说像虎,有的说像熊。如:貔熊(古代两种猛兽名。比喻勇猛的将士)
◎ 貔虎 píhǔ
喻勇敢强猛的军队
◎ 貔貅 píxiū
(1)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野兽
前有挚兽,则载貔貅。——《礼记·曲礼》
(2)比喻骁勇的部队
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晋书·熊远传》
◎ 貔子 pízi
(1)
方
(2)黄鼬,黄鼠狼
【酉集中】【豸字部】貔·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0
【唐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𠀤音毗。【爾雅·釋獸】貔,白狐。【說文】豹屬,出貉國。【廣雅】貔,貍貓也。【書·牧誓】如虎如貔。【傳】貔,一名執夷,虎屬也。【詩·大雅】獻其貔皮。【陸璣疏】貔似虎,或曰似熊,遼東謂之白熊。又旌旗名。【禮·曲禮】前有摯獸,則載貔貅。【註】兵車旌畫貔貅,形象威猛,使衆知警備。又【正韻】蒲麋切,音皮。義同。【集韻】或省作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