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qiú ㄑㄧㄡˊ
◎ 设法得到: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
◎ 恳请,乞助: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
◎ 需要:需求。供过于求。
◎ 求 裘 qiú
〈名词〉
(1)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3) 姓
◎ 求 qiú
〈动词〉
(1)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2)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3)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求剑若此。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求钱之民。——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求钱也。
以求重价。
求太监后。——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5) 索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6) 探索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责备,责求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8) 选择。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9) 招来
求善良。——《礼记·学记》
(10) 贪求;贪婪
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11) 通“逑”。聚合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12) 通“赇”。贿赂
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 求爱 qiú'ài
(1)
(2)求得喜爱
谁敢求爱于子。——《左传》
(3)追求异性之爱
她的上司向她多次求爱
◎ 求备 qiúbèi
谋求完善齐备
凡事求备是他的致命弱点
◎ 求成 qiúchéng
求得成功;希望获得预定结果
◎ 求爹爹告奶奶 qiú diēdie gào nǎinai
比喻到处求人
他尝够了求爹爹告奶奶的苦处,不愿意再去伸手向人借钱
◎ 求告 qiúgào
恳求
◎ 求和 qiúhé
(1)求总量
(2)战败或处于不利的一方向对方请求停止作战、实现和平
◎ 求婚 qiúhūn
要求与己结婚
她的求婚者足有一打
◎ 求假 qiújià
请假
求假暂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求见 qiújiàn
请求谒见上级或长辈
◎ 求降 qiúxiáng
请求屈从于另一人的权力之下;请求谈判接受投降的条件
◎ 求教 qiújiào
向别人请教
虚心求教
◎ 求借 qiújiè
求人借给
求借无门
◎ 求救 qiújiù
请求救助
◎ 求靠 qiúkào
〈方〉∶请求别人做自己的靠山(多指负担生活)
◎ 求名求利 qiúmíng-qiúlì
(1)追求名利
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宋·孙惟信《水龙呤·除夕》
(2)亦作“求名夺利”
◎ 求偶 qiú’ǒu
求婚;寻找追求配偶
◎ 求乞 qiúqǐ
请求;乞求
沿门求乞
◎ 求签 qiúqiān
迷信的人在神佛面前抽签来占卜吉凶
◎ 求亲 qiúqīn
请求结为姻亲
◎ 求亲靠友 qiúqīn-kàoyǒu
指生活困难,求亲友帮助
叫你拿去,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别再求亲靠友的。——《红楼梦》
◎ 求情 qiúqíng
(1)为了另一方的利益说情
为某人求情
(2)请求对方答应或宽容、宽恕
向他求情
◎ 求全 qiúquán
(1)过分地要求完美无缺
求全责备
(2)希望事情圆满
委曲求全
◎ 求全责备 qiúquán-zébèi
责:要求。备:完备。要求完美无缺
非我见你既中了个举,转这等苦口求全责备…——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 求人 qiúrén
央求他人为自己办事
◎ 求仁得仁 qiúrén-dérén
语本《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仁德就得到仁德。喻指如愿以偿
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求神 qiúshén
迷信的人请求神灵保佑或赐福
求神问卜
◎ 求生 qiúshēng
谋求生存
本能的求生欲望
◎ 求实 qiúshí
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求实精神
◎ 求索 qiúsuǒ
(1)寻找;搜寻
求索新的路子
(2)索取;要求
求索无厌
◎ 求同存异 qiútóng-cúnyì
在对事物的看法或态度上找出一致的地方、保留不同的地方
◎ 求仙 qiúxiān
(1)求访仙人或仙方
求仙问卜
(2)祝求神仙
◎ 求学 qiúxué
(1)在学校学习;上学
(2)探求学问
◎ 求医 qiúyī
就医;请大夫看病
每日腹泻三次以上则应求医
◎ 求雨 qiúyǔ
旧时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
◎ 求援 qiúyuán
(1)请求增援
(2)请求帮助
向朋友求援
◎ 求战 qiúzhàn
要求参加战斗;寻找对方与之决战
求战心切
◎ 求知 qiúzhī
探求知识;检查或研究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
◎ 求之不得 qiúzhībùdé
(1)怎样寻求都求不到。形容要求很迫切或机会很难得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诗·关雎》
(2);亦指愿望终得实现
将天就地,求之不得,岂敢推托。——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 求知欲 qiúzhīyù
(1)强烈要求得到满足的欲望
它使人们熟悉了亚里斯多德逻辑学的方法和概要并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
(2)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
◎ 求助 qiúzhù
请求帮助
遇到任何小小困难就求助于他的母亲
【巳集上】【水字部】求·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𠀤音裘。【說文】索也。【增韻】覓也,乞也。【易·乾卦】同氣相求。【詩·大雅】世德作求。又招來也。【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又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又山水名。【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又姓。【三輔決錄】漢有求仲。又與裘通。【說文】裘字,古省作求。又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又【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又【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又叶彊於切,音渠。【陳琳·大荒賦】雖遊目於西極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靈之攸暢兮,爰稽余之所求。又叶巨九切,音臼。【易林】春栗夏梨,少鮮希有。斗阡石萬,貴不可求。
考證:〔叶疆於切,音渠。〕謹按韻會小補作強於切。強與彊同疆字。謹改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