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坦tǎn ㄊㄢˇ
◎ 宽而平:平坦。坦荡。坦直(a.平坦笔直;b.坦率)。坦途。
◎ 心地平静,没有隐瞒:坦白。坦然。坦挚。坦诚。坦率(shuài )。
◎ “坦腹”的简称,指女婿:坦床。令坦。
◎ 坦 tǎn
〈形容词〉
(1) (形声。从土,旦声。本义:平而宽广)
(2) 同本义
坦,安也。——《说文》
道坦坦。——《易·履》
坦坦,平也。——《广雅》
坦气修通。——《管子·板法》。注:“平也。”
(3) 又如: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坦夷(土地开阔平坦);坦坦(平宽的样子);坦迤(地势平缓而连绵不断);坦途(平坦的路)
(4) 心安,宽舒。如:坦笑(泰然自若地笑);坦气(心平气静);坦步(安闲自在地步行)
(5) 坦率,显明
君子坦荡荡。——《论语》
(6) 又如:坦挚(坦率而真诚);坦怀(开诚相见;胸怀坦荡);坦衷(襟怀坦率);坦易(坦率平易);坦直(坦白直率);坦夷(坦率平易)
(7) 平易。如:坦遂(平易而畅达);坦朴(平易质朴)
◎ 坦 tǎn
〈名词〉
(1) 旧称女婿为“坦”。常尊称人之婿曰“令坦”。如:坦腹东床(做女婿);坦床(女婿)
(2) 姓
◎ 坦 tǎn
〈动词〉
(1) 敞开
坦腹江亭暖,长呤野望时。——杜甫《江亭》
(2) 又如:坦怀(敞开胸怀)
(3) 露出;吐露
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 老舍《龙须沟》
◎ 坦白 tǎnbái
(1)直率纯正
(2)承认罪过,如实地说出[自己的错误或罪行],以获赦罪或宽大处理
(3)平直清廉
性清方以自处,政坦白而莫欺。——宋·范仲淹《祭陕府王待制文》
(4)翻白眼
已知他服洋膏子去了,一惊非小!连唤几声老爷,已是不应,只是双眼坦白。——《廿载繁华梦》
◎ 坦承 tǎnchéng
(1)坦率承认
(2)坦然,直率
被告坦承到场
◎ 坦诚 tǎnchéng
坦白真诚
◎ 坦荡 tǎndàng
(1)宽且平
一片坦荡的苇丛
(2)喻人心地正直,心胸开阔
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
胸襟坦荡
◎ 坦噶尼喀湖 Tǎngāníkā Hú
坦桑尼亚西部和扎伊尔东部的一个大淡水湖,长720公里,宽48—70公里,面积32.9千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35米(仅次于贝加尔湖)
◎ 坦缓 tǎnhuǎn
坡度不大,地势平坦
◎ 坦克 tǎnkè
一种全履带装甲战车,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门自动武器,具有优良的越野机动性、坚固的装甲防护、强火力和强大的突击能力
◎ 坦率 tǎnshuài
直率
诚实和坦率的讲话
为人坦率
◎ 坦然 tǎnrán
(1)坦白,心安
神情坦然
(2)平直广阔的样子
◎ 坦然自若 tǎnrán-zìruò
心境坦白自在,神情安定如常,毫不忸忸怩怩
他们有坦然自若的良好教养
◎ 坦途 tǎntú
平坦的路,多用于比喻
攀登科学高峰,既无捷径,又无坦途
◎ 坦直 tǎnzhí
(1)坦白直率
他为人热情坦直
(2)平坦笔直
坦直的柏油路
【丑集中】【土字部】坦·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廣韻】【正韻】它但切【集韻】【韻會】儻旱切,𠀤灘上聲。【說文】寬也,平也。【易·履卦】履道坦坦。又姓。宋有坦中庸。亦作憚。又通壇。見壇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