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邮(郵)yóu ㄧㄡˊ
◎ 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邮递。邮包。通邮。
◎ 有关邮务的:邮政。邮购。邮船。
◎ 特指“邮票”:邮展。邮坛(集邮界)。集邮。
◎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邮吏。
◎ 邮 郵 yóu
〈名词〉
(1) (会意。从邑垂。垂,边郵;邑,城邑。“邮”,从邑,由声。本义:古地名。)
(2) 同本义
邮,左冯翊高陵,从邑,由声。——《说文》。按,邮亭,邮乡,在今陕西西安府高陵县。
(3) 传递文书的驿站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因邮上封事。——《汉书》
缮治邮亭。——《汉书·赵充国传》
(4) 又如:邮吏(驿战管邮递的小官);邮馆(设在驿站的旅店);邮驿(古时办理传送公务信件的地方)
(5) 指传送文书的人
殷洪乔不为致书邮。——《晋书·殷浩传》
(6) 又如:邮人(传递公文书信的人)
(7) 古代井田间田官督耕所居的庐舍。如:邮舍(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
(8) 通“尤”。过失,罪过
不知其邮。——《诗·小雅·宾之初筵》
邮又甚焉。——《国语·晋语四》。韦昭注:“邮,过也。”
以显朕邮。——《汉书·成帝纪》
(9) 又如:邮罚(判人罪过,处罚其身)
◎ 邮 郵 yóu
〈动词〉
(1) 传递;邮寄。如:邮子(驿卒。传送文书、公物的差役);邮书(寄递的书信);信已经邮去;这月给母亲邮三十元
(2) 通“尤”。责怪
己无邮人。——《荀子·成相》
罪人不邮其上。——《荀子·议兵》
◎ 邮包 yóubāo
经由邮局传送的包裹
◎ 邮差 yóuchāi
古指派驻驿站传送信件的人;旧称邮局派到各地送信给收信人的工作人员
◎ 邮车 yóuchē
运送信件、包裹等的车辆
◎ 邮传 yóuchuán
驿传,传递文书的驿站
邮传冗费。——《明史》
◎ 邮船 yóuchuán
在海上定期运送邮件的大型快速客轮
◎ 邮戳 yóuchuō
在邮件上的正式邮政标记;特指表示送出邮局名称和邮件送发日期(有时还带时间)的戳记
◎ 邮递 yóudì
通过邮政发送
◎ 邮递员 yóudìyuán
(1)
(2)在邮局之间运送邮件的人
(3)按规定路线递送邮件的人
◎ 邮电 yóudiàn
邮政、电信业的总称
◎ 邮电局 yóudiànjú
处理邮政和电信事务的部门
◎ 邮费 yóufèi
寄邮件的费用
◎ 邮购 yóugòu
利用邮汇向厂商购买物品或书籍
◎ 邮花 yóuhuā
邮票
◎ 邮汇 yóuhuì
通过邮局汇款
◎ 邮寄 yóujì
由邮电局寄递
◎ 邮寄 yóujì
通过邮政发送
◎ 邮件 yóujiàn
邮寄物品的统称
◎ 邮局 yóujú
一建筑物或一建筑物的一部分,其中配备有能够完成邮政部门的全部或局部职能的设备和人员
◎ 邮轮 yóulún
航行于大洋的班轮;邮船
◎ 邮票 yóupiào
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及出售,作为交付邮资之凭证
◎ 邮售 yóushòu
以邮寄的方法卖东西
◎ 邮坛 yóután
集邮界
邮坛轶闻
◎ 邮亭 yóutíng
(1)古时传递文书的人沿途休息的处所;驿馆
暮宿邮亭
(2)邮局在街道上、广场上或公园里设立的收寄邮件的处所
◎ 邮筒 yóutǒng
设在路旁供寄信用的柱墩状箱
◎ 邮务 yóuwù
办理邮政业务或从事此项工作的人
◎ 邮箱 yóuxiāng
泛指邮政机关设置于路旁及公共场所接受公众投寄邮件之受信设备,尤指公用邮筒
◎ 邮政 yóuzhèng
国家专门从事邮政业务的部门,主要业务是传递信件和包裹、办理汇兑、发行报刊等
◎ 邮政编码 yóuzhèng biānmǎ
一种用来识别每一个邮政投递区的、包括若干个数字或字母的代码
◎ 邮政局 yóuzhèngjú
邮政部门中分管特定地区(如一城市或一区镇)邮务的分部
◎ 邮资 yóuzī
寄邮件时按规定数额向邮局交纳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