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财(財)cái ㄘㄞˊ
◎ 金钱和物资:财产。财富。财经。财贸。财东。财政。财务。财会(kuài )。
◎ 古同“才”(a.才能;才干。b.仅仅)。
◎ 古同“裁”,裁决。
◎ 财 財 cái
〈名词〉
(1)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2)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财,人所宝也。——《说文》
财,货也。——《广雅》
以九赋敛财贿。——《周礼·太宰》。注:“泉谷也。”
与其财用。——《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
先财而后礼。——《礼记·坊记》。注:“币帛也。”
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
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六书故》
乘其财用之出入。——《周礼·天官·宰夫》
暮而果大亡其财。——《韩非子·说难》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资财(资金与财物);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
(4) 财富;财产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记·魏公子列传》
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
(5) 又如:钱财;敛财(搜括钱财)
(6) 姓
◎ 财 財 cái
〈副词〉
(1) 通“才”。仅仅
财令陵为助兵。——《汉书·李陵传》
士财有数千。——《汉书·李广利传》
(2) 通“纔”。刚刚
乃为小冠,高广财二寸。——《汉书·杜钦传》
◎ 财 財 cái
〈动词〉
(1) 通“裁”
(2) 裁成,裁制
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人道。——《易·泰》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财制礼义之宜 。——《淮南子·要略》
(3) 裁断,指材料的剪裁和人事的论断
凡物载名而来,圣人因而财之,而天之治。——《管子·心术下》
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4) 节制,制裁
民重则君轻,民轻则君重,此乃财馀以满不足之数也。——《管子·揆度》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荀子·天论》
(5) 杀,自杀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财。——《史记·吕太后本纪》
◎ 财宝 cáibǎo
钱财和珍宝
金银财宝
◎ 财帛 cáibó
财宝与布帛
空有几分财帛
◎ 财产 cáichǎn
金钱财富,产业物品
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书·食货志》引汉·贾谊《论积贮疏》
公共财产
私人财产
◎ 财产权 cáichǎnquán
(1)指经济大权
(2)财产的所有权
◎ 财大气粗 cáidà-qìcū
因钱财多而胆壮气盛或敢于花费,有贬义
他们财大气粗,家当无数,把国家财产,全不当一回事
◎ 财东 cáidōng
(1)商店或企业的所有者
(2)地主
◎ 财阀 cáifá
在金融上能进行垄断的资本家。一般指金融寡头
这些日本财阀…在1937年以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军事影响
◎ 财富 cáifù
对人有价值的东西
金钱、财富、财产,特别是它们的积累、保留和使用,是中产阶级的显著标志
国民财富
◎ 财会 cáikuài
财务和会计
财会组同志更应当好好向他们学习
◎ 财经 cáijīng
财政与经济
◎ 财礼 cáilǐ
亦称“彩礼”。定婚时男方给女方送的钱财礼物
移风易俗,不要财礼
◎ 财力 cáilì
拥有资财的实力;金钱的数量
财力不足,办事业不易发达
◎ 财路 cáilù
钱财来源的路径
货无销路就断了他这条财路
◎ 财贸 cáimào
财政与贸易
财贸战线
◎ 财迷 cáimí
贪求迷恋钱财而吝啬的人
◎ 财气,财气儿 cáiqì,cáiqìr
财运
◎ 财权 cáiquán
(1)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2)处理经济事务的权力
◎ 财神 cáishén
(1)原意指道教奉的神仙。迷信的人指使人发财致富的神仙,据说叫赵公明。也叫“赵公元帅”
(2)极富的人
◎ 财税 cáishuì
即财政、税务
财税部门
◎ 财团 cáituán
经济实力雄厚、拥有众多庞大企业的私人或团体
国际财团
◎ 财务 cáiwù
(1)管理、经营和核算钱财的业务
财务大检查
(2)负责经管钱财和核算的人员
◎ 财物 cáiwù
资财与物品
个人财物
◎ 财喜 cáixǐ
旧时认为有钱财进门是喜事,所以把获得的钱财叫做财喜
意外的财喜
送上门来的财喜
◎ 财源 cáiyuán
创造财富的路径和源泉
广开财源
◎ 财运 cáiyùn
发财的运气
◎ 财政 cáizhèng
各级政府部门管理和调控资金财产的业务之一
◎ 财政危机 cáizhèng wēijī
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无力偿还债务,国家经济运转受到严重威胁
◎ 财主 cáizhu
旧称占有大量财产的人
【酉集中】【貝字部】財
〔古文〕㒲【唐韻】昨哉切【集韻】牆來切,𠀤音裁。【說文】人所寶也。【徐曰】可入用者也。【玉篇】納財,謂食穀也,貨也,賂也。【易·繫辭】何以聚人曰財。【註】財,所以資物生也。【書·禹貢】底愼財賦。【傳】所愼者,財貨貢賦。【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賦斂財賄。【註】財,泉穀也。【禮·坊記】先財而後禮。【註】幣帛也。又【禮器】設於地財。【註】財,物也。各是土地之物。又與裁通。【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釋文】財,荀作裁。【爾雅·釋言疏】裁、財音義同。【史記·封禪書】民里社各自財以祠。【前漢·郊祀志】作自裁。又與材通。【孟子】有達財者。又與纔通。【史記·孝文本紀】太僕見馬遺財足。【註】財,與纔同。又【集韻】昨代切,音在。義同。又【韻補】叶前西切。【舜·南風之歌】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按《唐韻正》支、齊兩韻本通。
考證:〔又【禮器】設於用財。〕謹照原文用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