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乡(鄉)xiāng ㄒㄧㄤˉ
◎ 泛指小市镇:乡村。穷乡僻壤。
◎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乡。故乡。乡井。乡里(a.家庭久居的地方;b.同乡的人)。乡党(乡里)。乡试。
◎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 乡 鄉 xiāng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2)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说文》
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
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广雅》
习乡尚齿。——《礼记·王制》
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3) 唐、宋至今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所辖规模历代不同。又如:乡荐(唐宋时由地方官推荐应进士考试的人);乡科(乡试);乡贡(由州县选拔出应科举的士子)
(4) 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传一乡秀才。——宋·王安石《伤仲永》
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
各乡逆夷
(5) 又如:乡里迓鼓(泛指民间音乐);乡曲之誉(乡里的声望);乡先生(辞官居乡或在乡执教的长者);乡瓜子(见识少的乡下人)
(6) 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国者,乡之本也。——《管子·权修》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乡音无改。——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采吾乡。——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扣其乡。——明·魏禧《大铁椎传》
(7) 又如: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乡味(家乡饮食的风味);乡信(家乡亲友寄来的书信)
(8) 地方;处所
三世居是乡。——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9) 又如:他乡;外乡;异乡;侨乡;帝乡(京城)
(10) 某种超现实的境界。如:梦乡;醉乡
(11) 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如:乡中(同乡);老乡;同乡
(12) 用作动词,读 xiàng。通“向”。面对着
东乡坐。——《史记·田单列传》
乡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 姓
◎ 乡巴佬 xiāngbalǎo
笨拙、迟钝又粗俗质朴的乡下人
◎ 乡愁 xiāngchóu
思念家乡的忧愁心情
◎ 乡村 xiāngcūn
针对城市来说,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较分散的地方
◎ 乡党 xiāngdǎng
家乡,乡里
各官之后,就是亲戚,以及乡党。——《幻中真》
还付乡党。——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 乡丁 xiāngdīng
旧指为乡政府做杂役、守卫的人
◎ 乡关 xiāngguān
故乡
日暮乡关。——唐·崔颢《黄鹤楼》
◎ 乡官 xiāngguān
治理一乡事务的下级官吏,汉代以三老、有秩、啬夫、游微等为乡官,汉代将乡官之治处亦称为乡官,《汉书·黄霸传》颜师古注:“乡官者,乡所治处也”
◎ 乡贯 xiāngguàn
祖先居住的地方,即籍贯
逐一记名登册,备写乡贯。——《五色石》
◎ 乡规民约 xiāngguī-mínyuē
指由当地村民共同制定并要求共同遵守的规约
◎ 乡宦 xiānghuàn
旧称乡村中做过官又回乡的人
◎ 乡间 xiāngjiān
远离文化中心或与它没有什么接触的农村地区
在乡间预演时的音乐喜剧
◎ 乡井 xiāngjǐng
乡里;家乡
◎ 乡佬儿 xiānglǎor
呆笨、迟钝又粗俗的乡下人。也说“乡下佬儿”
◎ 乡里 xiānglǐ
(1)家乡(指小城镇或农村)
(2)同一城镇或乡村的人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3)又
乡里皆谓已死。
◎ 乡邻 xiānglín
(1)同住在一个乡镇的人
乡邻们和睦相处
乡邻之生日蹙。——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又
吾乡邻之死
◎ 乡民 xiāngmín
旧称乡村的百姓
◎ 乡亲 xiāngqīn
(1)泛称同乡亲故
(2)对农村中当地人民的称呼
乡亲们,打到城里去吧!
◎ 乡情 xiāngqíng
对故乡家乡的思念感情
◎ 乡曲 xiāngqū
乡里,亦指穷乡僻壤。形容识见寡陋
治邑屋州闾乡曲者。——《庄子·胠箧》
无乡曲之誉。——司马迁《报任安书》
◎ 乡人 xiāngrén
(1)乡下的老百姓
乡人起得很早
(2)同村同乡的人
在这里他的乡人很多
◎ 乡人子 xiāngrénzi
同乡晚辈
生以乡人子谒余。——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乡绅 xiāngshēn
乡里的官吏或读书人
◎ 乡试 xiāngshì
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举乡试。——《明史》
那一年跟随他小主人入京乡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乡塾 xiāngshú
古代乡间学堂
◎ 乡俗 xiāngsú
乡间的习俗
很多的乡俗
乡俗好尚。——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 乡谈 xiāngtán
指家乡话;方言土语
◎ 乡土 xiāngtǔ
本乡本土;人们出生的故乡
乡土气息
以靖乡土。——《明史》
◎ 乡下 xiāngxia
乡里,广大农村
◎ 乡下人 xiāngxiarén
(1)生活在农村的人
(2)在西方国家,指见识少的外省人
头脑狭隘的乡下人
◎ 乡贤 xiāngxián
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
◎ 乡谊 xiāngyì
同乡的情谊
◎ 乡音 xiāngyīn
说话的语调具有家乡特色;家乡的口音
◎ 乡邮 xiāngyóu
在乡村投递邮件
◎ 乡友 xiāngyǒu
同乡的人;乡亲
哪位乡友发现了他们的踪迹,火速禀报,必有重谢
◎ 乡园 xiāngyuán
家乡,家园
乡园多故。——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 乡原 xiāngyuàn
即“乡愿”。指乡里中言行不一、伪善欺世的人。引申为见识浅陋、胆小无能之人,今多作“伪君子”之代称。“原”(愿),谨慎,善良
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若今之学宋儒者,直乡愿而已,孔孟所深恶而痛绝者也!——《老残游记》
◎ 乡镇 xiāngzhèn
(1)乡村和镇
(2)比较小的市镇。介于农村和城镇之间
◎ 乡镇企业 xiāngzhèn qǐyè
指我国农村村、乡、镇兴办的企业及社员联营或以其他形式兴办的合作企业或个体企业。原称社队企业
◎ 乡梓 xiāngzǐ
比喻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