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答dá ㄉㄚˊ
◎ 回话,回复:回答。对答。答辩。答复。答案。对答如流。
◎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án )报别人:报答。答报。
● 答dā ㄉㄚˉ
◎ 义同(一),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 答 dā
(1) ——义同“答”( dá ),专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2) 另见 dá
◎ 答 dá
〈动词〉
(1) (形声。从竹,合声。①本义:以竹补篱。②答谢,报答)
(2) 回话;应对
听言则答。——《诗·小雅·雨无止》
既发则答君而俟。——《仪礼·乡射礼记》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以来。具答之。——陶潜《桃花源记》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乐府诗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渔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皆缄口不答。——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应答如流;答教(预先写好的准备答问的书面文字);答言(用言语回答);答语(回答的话;应对的话)
(4) 报礼;报答。引申为酬答
适不答兹谓不次。——《仪礼·五行志》。注:“报也。”
因厚赂单于,答(报答)其善意。——《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答施(报答恩惠);答效(报效;为报答恩德而为对方尽力)
◎ 答 dá
〈形容词〉
(1) 粗厚。如:答布(粗厚的布)
(2) 另见 dā
◎ 答案 dá’àn
对提出的问题所做的解答
练习的答案
◎ 答白,搭白 dābái,dābái
〈方〉∶回答;应答
别人没答白他,自讨没趣
◎ 答拜 dábài
对礼节性访问的回访
◎ 答辩 dábiàn
(1)应答别人的提问;进行辩解
进行论文答辩
(2)特指在法庭上为答复一种陈述、告发或起诉所作的辩护
◎ 答茬儿 dāchár
接着别人的话说
◎ 答词 dácí
表示感谢或回答在场人的致辞
在会议开始致答词
◎ 答访 dáfǎng
因别人来访而做答谢回访
◎ 答非所问 dáfēisuǒwèn
回答的内容与提的问题无关
◎ 答复 dáfù
口头或书面回答别人的问题或要求,也指回答的话
等我想想再答复你
行,还是不行,总得给人家个答复
◎ 答话 dáhuà
回答,应答
你怎么不答话?
◎ 答卷 dájuàn
回答试卷上试题
飞快地答卷
◎ 答卷 dájuàn
做完的试卷
◎ 答礼 dálǐ
(1)回答别人的敬礼
(2)回赠礼品
◎ 答腔 dāqiāng
搭腔
◎ 答讪 dāshàn
同“搭讪”
◎ 答声,答声儿 dāshēng,dāshēngr
应声回答别人的招呼
这么多人,居然没人答声
◎ 答数 dáshù
算术运算的得数
◎ 答问 dáwèn
对别人的问题进行解答
◎ 答谢 dáxiè
(1)受了别人的好处或招待,表示感谢
答谢他们的热情招待
(2)用文字或行动表示他已知道并注视[其敬意或恩惠]
答谢他们对人民道义上所尽的责任
(3)接受[别人对自己成就的]称赞或赏识
他答谢群众对他工作成绩的称赞
◎ 答言,搭言 dāyán ,dāyán
搭话;搭腔
一连问了几遍,都没有人答言
◎ 答疑 dáyí
对学习中的不解之处进行解答
◎ 答应 dāying
(1)出声回答
(2)表示允诺、同意
我答应这事交给王先生办了
我们请他来参加讨论会,他答应了
◎ 答允 dāyǔn
对别人的要求表示同意和承诺
那位答允让雨停止的法师现在也表示他已无能为力了
◎ 答嘴 dāzuǐ
回答;应话
【未集上】【竹字部】答·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古文〕畣畗【廣韻】都合切【集韻】【韻會】【正韻】得合切,𠀤音溚。【篇海】竹䇱也。又當也,報也,合也。【禮·儒行】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諂。【註】答之,謂應用其言也。又【前漢·貨殖傳】答布、皮革千石。【註】答布,麤厚之布也。答者,厚重之貌。又水名。【水經注】婁𣵠之山,波水出于其隂,謂之百答水。又答祿,複姓。明答祿奕權,官翰林典籍,預修洪武《正韻》。又【爾雅·釋言】答,然也。【廣韻】亦作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