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透tòu ㄊㄡˋ
◎ 通过,穿通:透明。透镜。透视。透析。渗透。穿透。
◎ 通达:透彻。透辟。
◎ 泄露:透露。
◎ 极度:恨透了。
◎ 显露:这朵花白里透红。
◎ 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雨下透了。
◎ 透 tòu
〈动词〉
(1) (形声。从辵,秀声。本义:跳,跳跃)
(2) 同本义
透,跳也。——《说文新附》
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南史·后妃传下》
或群跳而电透。——《文选·王廷寿王孙赋》
事穷奔透,自然沈溺。——《南齐书·垣崇祖传》
(3) 又如:透索(跳索的游戏);透掷(跳跃);透水(跳水);透井(跳井)
(4) 穿过,透过
渐渐透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透渡(乘渡船过河);透眼儿(小洞);透映(渗透并反映)
(6) 暗地里告诉,透露。如:透风(比喻透露消息、风声);透泄(走漏,漏泄);透示(透露显示)
(7) 逃走;奔逃。如:透阳气(挣扎出来);透税(逃税);透越(越界逃走);透走(逃走;奔走)
(8) 显露出来。如:白里透红;透现(显露,呈现)
(9) 超过。如:透支
◎ 透 tòu
〈形容词〉
(1) 达到充分的程度。如:透雨;透亮;这衣服太透了;凉透;熟透;烦透了
(2) 彻底,完全。如:透商(全面认真地讨论);对问题了解得很透;透体(比喻透彻;彻底);透头(对头;合适);透晰(透彻清晰);透情(尽情);透悟(透彻领悟);透心(形容程度极深);透晓(彻底晓悟)
(3) 极端,极其。如:透灵儿(喻性极精明、伶俐乖巧之人)
(4) 更加
他贩来的便宜,就透便宜的卖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透彻 tòuchè
(1)显明通彻
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杜牧《题白苹州诗》
(2)通明灵活
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沧浪诗话》
(3)深入,完全了解
分析得透彻
◎ 透底 tòudǐ
(1)告诉别人细节、秘密等
(2)水清见底
◎ 透顶 tòudǐng
(1)十分,极度(多含贬义)
反动透顶
(2)非常,极端(多含贬义)
糊涂透顶
◎ 透风 tòufēng
(1)可以通过风
门缝儿有点透风
(2)走漏消息;泄露秘密
◎ 透骨 tòugǔ
(1)形容很冷,风透入骨头
透骨的寒风
(2)形容透彻
他看问题很透骨
◎ 透光 tòuguāng
光线能穿透;尤指能透过太阳光
◎ 透过 tòuguò
通过
月光透过薄云淡淡地洒在湖面上
◎ 透汗 tòuhàn
湿遍全身的汗水
透汗出后,浑身舒畅
◎ 透话 tòuhuà
透露出话题、信息
他透话要去经商
◎ 透镜 tòujìng
(1)
(2)两个相对表面均为规则表面的一块玻璃或其他透明物质,这两个表面可以都是曲面,也可以是一个曲面一个平面,通常在光学仪器(如照相机、显微镜、目镜)中用来使光聚焦成像
(3)用来使除光以外的其他辐射(如声波、无线电微波、电子束)定向或聚焦的装置
旋转金属透镜使无线电波聚焦
◎ 透亮儿 tòuliàngr
有光线透过
◎ 透漏 tòulòu
走漏;泄露风声
透漏真相
◎ 透露 tòulù
透漏;泄漏消息
透露自己的意思
◎ 透明 tòumíng
[物体]光线能通过的
不透明的
透明体
◎ 透明度 tòumíngdù
(1)透光的性质或情况;特指矿物透光的能力
(2)垂直透过以非漫射平行表面(如玻璃板或其他各向同性的均匀非漫射介质,或由许多这样的介质彼此接触而形成的介质系列)为界面的物质的单一波长辐射能的总份额,它等于从最后一个介质表面出射的能量与从第一介质表面入射的能量之比,其中已计及各表面的反射损耗以及介质内部的吸收损耗和辐射损耗所引起的上述两种辐射能的数量差别
◎ 透明体 tòumíngtǐ
光线能透过的物体,如水,玻璃等
◎ 透明纸 tòumíngzhǐ
(1)一种薄而致密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纸张,空气与油酯很难透过
(2)一种用含结晶盐类的胶粘剂涂面的纸,当涂面干燥后纸面无光泽呈霜状
◎ 透辟 tòupì
透彻精辟
透辟的见解
◎ 透平,透平机 tòupíng,tòupíngjī
见“涡轮机”
◎ 透气 tòuqì
(1)空气通过
屋子太闷了,打开窗户透透气
(2)呼吸空气
他能潜入水下两分钟不透气
(3)让知道
等他回来,长长短短的赶紧给我透气儿
◎ 透射 tòushè
光线穿过孔洞或缝隙照射
阳光透射到金龙山的密林深处
◎ 透视 tòushì
(1)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绘自然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2)利用荧光学方法的检查;X光检查
(3)比喻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质
◎ 透视图 tòushìtú
(1)见“[X线]正影描记图”
(2)一般用于机械工程和建筑工程的根据透视原理绘制成的图
◎ 透熟 tòushú
了解清楚,熟悉
我透熟本地情况
◎ 透信,透信儿 tòuxìn,tòuxìnr
透露出信息
一有消息,就透信与我
◎ 透雨 tòuyǔ
指能把田地中干土都淋得湿透的雨
◎ 透支 tòuzhī
(1)支出超过可供支用的金额
本月透支三万
(2)旧指预支工资
【酉集下】【辵字部】透·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𠋫切,偸去聲。【說文】跳也,過也。又【增韻】徹也,通也。又【廣韻】驚也。【揚子·方言】宋、衞、南楚凡相驚曰獡,或曰透。【註】皆驚貌。獡,音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