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wén ㄨㄣˊ
◎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 掩饰:文过饰非。
◎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 姓。
◎ 文 wén
〈动词〉
(1) 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被发文身。——《礼记·王制》。注:“谓其肌,以丹青涅之。”
文绣有恒。——《礼记·月令》
(2) 又如:文笔匠(在人身上刺花的艺人);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以指落后地区的民俗);文木(刻镂以文采之木)
(3) 修饰;文饰
身将隐,焉用文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4) 又如:文过饰非;文致(粉饰;掩饰);文冢(埋葬文稿之处)
(5) 装饰
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此犹文奸。
文车二驷。——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文马四百匹。——《史记·宋世家》
若将比予文木邪。——《庄子·人间世》
(6) 又如:文巧(文饰巧辩);文竿(以翠羽为饰之竿);文舫(装饰华丽的游艇);文饰(彩饰);文榭(饰以彩画的台榭);文舟,文艘(装饰华丽的船);文剑(装饰华丽的剑);文舆(饰以彩绘的车)
(7) 撰写文章。如:文匠(写文章的大家);文祸(因写文章而招来的灾祸);文雄,文杰(指文豪)
◎ 文 wén
〈形容词〉
(1) 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 又如:文巧(华丽奇巧);文朴(文华与质朴);文服(华美的衣服);文砌(华美的石阶);文背(不文雅,粗俗);文轩(华美的车子);文质(文华与质朴)
(3) 柔和,不猛烈。如:文烈(指火候温猛)
(4) 美,善。如:文徽(华美);文鸳(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文衣(华美的服装)
(5) 通“紊”。紊乱的
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书·洛诰》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汉书·郊祀志上》
王者报功,以次秩之,无有文也。——庆劭《风俗通义·山泽》
◎ 文 wén
〈量词〉
(1) 用于旧时的铜钱。如:一文钱
(2) 用于计算纺织物
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后汉书》
◎ 文案 wén’àn
(1)指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
(2)管理文案的人员
◎ 文本 wénběn
同一文件的不同语言或不同措词的本子
这个文件有中、英文两个文本
◎ 文笔 wénbǐ
(1)写作的技巧;文章的风格
文笔流畅
(2)指文章
◎ 文笔流畅 wénbǐ-liúchàng
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他的文笔流畅,构思敏捷,文字十分流利
◎ 文不对题 wénbùduìtí
文章没有依照题目去引申发挥,指回答问题不确切
◎ 文不加点 wénbùjiādiǎn
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形容文思敏捷
◎ 文才 wéncái
写作才能
◎ 文采 wéncǎi
(1)错杂艳丽的色彩
(2)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 文彩四溢 wéncǎi-sìyì
具有闪烁的或闪闪发光的性质,使人想到虹彩现象。形容作品典雅
两本妙趣横生、文彩四溢的小说
◎ 文昌鱼 wénchāngyú
脊索动物,体长两寸多,呈纺锤状,半透明
◎ 文抄公 wénchāogōng
常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具讽刺义)
◎ 文词 wéncí
(1)指文章词语
(2)泛指文章
(3)文雅的词句
拿你们知识分子的文词来说,我叫做有灵魂的战士
◎ 文从字顺 wéncóng-zìshùn
行文用字妥帖通顺
◎ 文典 wéndiǎn
指文献典籍
他青年时期博览文典
◎ 文电 wéndiàn
电传;电文
◎ 文定 wéndìng
指订婚
◎ 文斗 wéndòu
以言词、文章等非暴力的形式斗争
◎ 文牍 wéndú
(1)指公文书信等
(2)旧时也指官府中经管文牍的人
◎ 文牍主义 wéndúzhǔyì
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仅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 文法 wénfǎ
(1)语法
(2)古时指法令条文
不拘文法
◎ 文贩 wénfàn
卖文赚取钱财的人(含讥讽义)
◎ 文房 wénfáng
(1)书房。借指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
文房清玩
(2)官府掌管文书的地方
◎ 文房四宝 wénfáng sìbǎo
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长老官扬已毕,就叫行者拿过文房四宝,写了一篇疏文。——《金瓶梅》
◎ 文风 wénfēng
(1)使用语言文字的风格
文风潇洒
(2)文化风尚
不知哪几处文风最盛
◎ 文风不动 wénfēng-bùdòng
丝毫不动;纹丝儿不动
[宝玉]狠命往地下一摔,…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红楼梦》
◎ 文稿 wéngǎo
指一篇文章的初稿或尚未最后确定的稿件
◎ 文告 wéngào
布告;通告
不久将发表新的文告
◎ 文工团 wéngōngtuán
从事文艺演出的团体
◎ 文官 wénguān
非军事官员
◎ 文过饰非 wénguò-shìfēi
明知有过错而故意隐瞒掩饰
◎ 文翰 wénhàn
(1)文章
惠文翰凡数十首。——《三国志·孙贲传》
(2)指公文书信
元敬掌文翰,号称职。——《新唐书·薛收传》
◎ 文豪 wénháo
杰出的大作家
一代文豪
◎ 文虎 wénhǔ
用文句做谜面的谜语;有文饰的虎形器具
◎ 文化 wénhuà
(1)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仰韶文化
(2)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中国文化
(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文化水平
◎ 文化宫 wénhuàgōng
一种文化娱乐场所,一般规模较大并有较好设备,设有电影院、讲演厅等
◎ 文化馆 wénhuàguǎn
文化活动中心,作用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
◎ 文火 wénhuǒ
烹调上指微弱的火
◎ 文集 wénjí
汇集一个作家的诗文而成的书
◎ 文籍 wénjí
文章典籍,泛指书籍
◎ 文件 wénjiàn
(1)指公文书信等
(2)指有关政策、理论等方面的文章
◎ 文教 wénjiào
(1)文化和教育
文教工作
文教事业
(2);指礼乐法度
(3)文章教化
文教之宏敷
◎ 文经武纬 wénjīng-wǔwěi
原指北京人所种的一种菊花。比喻文武兼备,纵横驰骋
文经武纬,训徒陟空。——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
◎ 文静 wénjìng
文雅闲静
性格文静
文静的姑娘
◎ 文句 wénjù
(1)文章的词句
(2)从一个句号到另一个句号之间的话;指非常匀称的有几个从句的句子
庄重的文句
◎ 文据 wénjù
书面凭据
◎ 文科 wénkē
科举制时以经学考选文士之科,别于武举而言。教学上指历史、哲学、文学、语言、经济等学科
◎ 文库 wénkù
指丛书(多用做丛书名)
《小学生文库》
◎ 文侩 wénkuài
以舞文弄墨来投机钻营的人
◎ 文理 wénlǐ
(1)指文章内容和行文方面的条理
文理皆有可观。——宋·王安石《伤仲永》
文理不通。
(2)花纹
文理有疏密。——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礼仪
◎ 文律 wénlǜ
(1)文章的音律或法则
(2)政令或法律
◎ 文脉 wénmài
文章的线索
◎ 文盲 wénmáng
已成年的不认识字的人
◎ 文面 wénmiàn
在流放、发配的犯人脸上刺上带颜色的花纹或图形,以防逃走
◎ 文名 wénmíng
因文章写得好而获得的名声
他们俩很有文名
◎ 文明 wénmíng
(1)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2)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3)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文明戏
(4)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 文明棍,文明棍儿 wénmínggùn,wénmínggùnr
旧指西式手杖
◎ 文明戏 wénmíngxì
中国早期话剧,本世纪初曾在上海一带流行。演出时无正式剧本,可即兴发挥
◎ 文墨 wénmò
(1)指写文章、著述等
家中文墨。——清·袁枚《祭妹文》
粗知文墨。
(2)温文有礼的样子
◎ 文痞 wénpǐ
搬弄文字、混淆黑白的文人(贬义)
◎ 文凭 wénpíng
(1)
(2)古代官员赴任的凭据;委任状官方文书
(3)毕业证书
◎ 文气 wénqì
文章的气势;文章的连贯性
◎ 文气 wénqi
〈方〉∶文静
◎ 文契 wénqì
旧时买卖房地产、借贷等所立的契约
古代的圣像和文契
◎ 文情 wénqíng
文采与感情
文情俱佳
◎ 文人 wénrén
(1)指会写文章的读书人
文人画士。——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有以文人。
文人画士之祸。
本非文人。
文人墨客
(2);古称先祖之有文德者
◎ 文人雅士 wénrén-yǎshì
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 文如其人 wénrúqírén
形容某人的文章的风格与其人的品性、脾气类似
◎ 文弱 wénruò
文雅而体弱
文弱书生
◎ 文山会海 wénshān-huìhǎi
公文堆成山,过多的会议使人仿佛陷入了会的海洋。比喻行政事务太多,穷于应付
◎ 文身 wénshēn
在人的皮肤上刺绘出有颜色的花纹或图形
断发文身
◎ 文士 wénshì
读书人;文人
◎ 文事 wénshì
关于文化、教育的事务。即文教
◎ 文饰 wénshì
(1)文辞上的修饰
(2)掩饰;文过饰非
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南史·孔范传》
文饰之词
(3)指礼节仪式
◎ 文书 wénshū
(1)指公文、书信、契约等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白居易《卖炭翁》
文书下行直省。——清·方苞《狱中杂记》
(2)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3)文字书籍
◎ 文殊院 Wénshū Yuàn
寺庙名
◎ 文思 wénsī
(1)指写作的思路
(2)指帝王的功业和道德
◎ 文体 wéntǐ
(1)文章的风格
古典文体
词藻华丽的18世纪散文文体
(2)文章的体裁
(3)文娱和体育
文体活动
◎ 文恬武嬉 wéntián-wǔxī
指文武官吏只知贪图安逸、吃喝玩乐,不关心国家大事
◎ 文玩 wénwán
供人玩赏用的器物
文玩展览会
◎ 文武兼备 wénwǔ-jiānbèi
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引申指外交中做好谈与打两手准备
◎ 文武全才 wénwǔ-quáncái
文韬武略都很精通,具有多方面的才干
◎ 文武双全 wénwǔ-shuāngquán
能文又能武,这两方面的造诣都很深
◎ 文物 wénwù
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东西;指礼乐制度
◎ 文檄 wénxí
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所有文檄。——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 文戏 wénxì
以唱工、做工为主的戏
◎ 文献 wénxiàn
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
◎ 文秀 wénxiù
文静秀丽
她很娴静,一身文秀之气
◎ 文选 wénxuǎn
(1)官名。即吏部文选司郎中。吏部文选司主管选拔文官,文选司郎中是文选司的长官
陆光祖为文选。——《明史》
(2)选编的文章,常用作书名
《昭明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 文学 wénxué
(1)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
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2)学问
胸中又没文学
◎ 文学作品 wénxué zuòpǐn
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
◎ 文雅 wényǎ
温和有礼貌
谈吐文雅
举止文雅
◎ 文言 wényán
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汉语为规范的汉语书面语
◎ 文言文 wényánwén
用文言写的文章
◎ 文妖 wényāo
影响社会正统思想的文章或作家
◎ 文艺 wényì
(1)文学和艺术,有时指文学或表演艺术
文艺作品
文艺演出
(2)指写作技巧
(3)经术
文艺日进
◎ 文艺复兴 wényì fùxīng
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化思潮,以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号召,实际上宣扬人文主义,是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也称“文艺中兴”
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蔡元培《图画》
◎ 文艺作品 wényì zuòpǐn
文学或艺术作品
◎ 文友 wényǒu
对文学共同爱好的友人
他有很多文友
◎ 文娱 wényú
指看戏、看电影、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
◎ 文苑 wényuàn
文人聚集的地方;文坛
晋世文苑,足俪邺都。——《文心雕龙·才略》
◎ 文责 wénzé
指作者对自己的诗文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所应负的责任
文责自负
◎ 文摘 wénzhāi
(1)对文章、著作所作的简要摘述
(2)指选出来的文章片段
◎ 文章 wénzhāng
(1)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 文职 wénzhí
文官的职务
◎ 文治 wénzhì
指在文化、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汉武帝文治武功古今第一人
◎ 文质彬彬 wénzhì-bīnbīn
原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
◎ 文绉绉 wénzhōuzhōu
形容人言谈、举止文雅
◎ 文梓 wénzǐ
有斑文的梓木
长松文梓。——《墨子·公输》
◎ 文字 wénzì
(1)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文书;公文
行文字
(5)密信
得此文字
◎ 文字改革 wénzì gǎigé
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国主要指对于汉字的改革(有些少数民族也有文字改革问题)
◎ 文字学 wénzìxué
文字学在古时候称为小学。这个名称一直用到清朝末年,章太炎认为“小学”不确切,建议改为“语言文字之学”。后来人们就把汉字研究叫做“文字学”。文字包括形、音、义,文字学也包括研究这三个方面,后来有了音韵学(研究字音),训诂学(研究字义),文字学就专门研究字形了
◎ 文字狱 wénzìyù
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
◎ 文宗 wénzōng
文章为世人所师法的人物
百代文宗,一人而已。——《晋书·陆机陆云传论》
一代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