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哑(啞)yǎ ㄧㄚˇ
◎ 不能说话:聋哑。哑巴。哑子吃黄连(歇后语,喻有苦难言)。
◎ 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哑。嘶哑。
◎ 无声的:哑剧。哑铃(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
◎ 因发生故障,炮弹、子弹打不响:哑炮。
◎ 笑声(旧读yǎ ㄧㄚˇ):哑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 哑(啞)yā ㄧㄚˉ
◎ 〔咿哑〕见“咿”。
◎ 哑 啞 yā
<象>象>
(1) (形声。从口,亚声。本义:笑声)
(2) 同本义
哑,笑也。——《说文》
笑言哑哑。——《易·震》
(3) 乌鸦之类的叫声
乌之哑哑,鹊之唶唶。——《淮南子》
(4) 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哑,哑呕,小儿学言。——《集韵》
◎ 哑 啞、瘂 yǎ
〈形容词〉
(1)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
吞炭为哑。——《史记·刺客传》
(2) 又如:聋哑(又聋又哑);哑子做梦(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哑羊(佛教语。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又指不说话。如:哑密之事(机密事);哑坐(默坐);哑言(静默无声);哑忍(沉默忍耐);哑揖(相揖而不作声);哑谈(只以手势和表情传情达意);哑声(无声)
(3) 声音低沉。如:哑板(旧时一种质量差的银元);哑飒飒(声音沙哑);哑沙沙(沙哑。声音低沉而不圆润);哑咽(啼声嘶哑)
(4) 颜色黯淡。如:哑白
(5) 另见 yā
◎ 哑 啞 yā
<叹>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呀”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西游记》叹>
◎ 哑
(1) 啞 yā
语气
(2) 相当于“呀”
你放心,莫哭,我去哑!——《西游记》
(3) 另见 yǎ
◎ 哑巴 yǎba
(1)
(2)不能说话者
(3)不说话的人
你怎么不说话,哑巴啦!
◎ 哑巴亏 yǎbakuī
吃了亏不便说或不愿说
◎ 哑场 yǎchǎng
冷场。谓出现无人发言的局面
◎ 哑号儿 yǎhàor
〈方〉∶暗号
让我们做个哑号儿,以此互相联络
◎ 哑火 yǎhuǒ
(1)火药引爆后不爆炸或炮弹、子弹等打不响
(2)比喻该说话时不说话
那么爱说话的人,今天怎么哑火了
◎ 哑迹 yǎjì
(1)隐晦的话
(2)比喻难以猜透的问题
◎ 哑剧 yǎjù
不用对话或歌唱而只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
◎ 哑口无言 yǎkǒu-wúyán
把某人驳斥或说得无言可对
他们被人们说得哑口无言
◎ 哑铃 yǎlíng
短柄[木或金属]的两端各有一个同样大小的圆球的器械,常是用一对做体操活动,锻炼身体
◎ 哑谜 yǎmí
隐晦难解的话,比喻难以揣测、猜透的问题或事物
◎ 哑炮 yǎpào
见“瞎炮”
◎ 哑然 yǎrán
形容沉静不语
哑然无声
◎ 哑然 yǎrán
(“哑”旧读
哑然失笑
◎ 哑然失笑 yǎrán-shīxiào
哑然:笑声。失笑:不由自主地发笑。忍不住笑出声来
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床头人醒,宁不哑然失笑哉。——《聊斋志异·王子安》
◎ 哑人 yǎrén
假设的一种缺乏言语能力的低等人类
◎ 哑笑 yǎxiào
低沉的笑声
◎ 哑哑 yāyā
(1)象声词,形容乌鸦的叫声、小儿的学语声等
(2)形容笑声
笑之哑哑
◎ 哑语 yǎyǔ
聋哑人的手语
打哑语
◎ 哑子 yǎzi
哑巴
【丑集上】【口字部】啞
【廣韻】烏格切【集韻】乙格切【韻會】【正韻】乙革切,𠀤音𩚬。【說文】笑也。【易·震卦】笑言啞啞。【疏】啞啞,笑語之聲也。【揚子·法言】或人啞爾笑曰:須以發策決科。【集韻】或作䛩。又【集韻】乙却切,音約。義同。又【集韻】【類篇】𠀤遏鄂切,音惡。義同。【易林】鳧雁啞啞,以水爲宅,雌雄相和,心志娛樂。宅,達各切。又【廣韻】烏下切【集韻】【正韻】倚下切【韻會】幺下切,𠀤雅上聲。【玉篇】不言也。【集韻】瘖也。【戰國策】豫讓吞炭爲啞,變其音。【廣韻】同瘂𤺘。又【集韻】【正韻】於加切【韻會】幺加切,𠀤音鴉。【集韻】啞嘔,小兒學言。又【淮南子·原道訓】烏之啞啞。【前漢·王吉射烏辭】烏烏啞啞。又【集韻】衣駕切,音亞。聲也。【韓非子·難一篇】師曠曰: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又【集韻】一曰鳥聲。瘖字原从疒从奢。
考證:〔【集韻】瘏也。〕謹照原文瘏也改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