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音yīn ㄧㄣˉ
◎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音。音乐(yuè)。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
◎ 信息,消息:音信。佳音。音讯。
◎ 音 yīn
〈名词〉
(1)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4) 音乐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如:音律;音调
(6)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7) 字的音读
乡音无改。——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 音变 yīnbiàn
对前后相邻的一个元音的读音的影响
◎ 音标 yīnbiāo
语音学上用来标音的一套符号
◎ 音波 yīnbō
声波
◎ 音步 yīnbù
(1)
(2)诗的韵律的基本单位:构成韵律的循环模式的一例:成格律单位的一组音节
(3)一系列音律的任何一种的基本单位,不论它是否押韵
(4)韵律诗的节拍或单位——通常被用于结合字中
二音步诗行
五音步诗行
(5)尤指将有诗的格律的一组划分为其组成部的音步
◎ 音叉 yīnchā
不受一般温差影响的,有两个叉头的金属器具,敲击后发出几乎不受谐音影响的持续的固定音,可用于乐器的调音和确定标准音高
◎ 音尘 yīnchén
音信;消息
五年隔阔音尘断
◎ 音程 yīnchéng
乐音之间的音高关系。用“度”来表示。如简谱从1到1是一度,从2到4是三度,从1到5是五度
◎ 音带 yīndài
一种磁录声用的薄纸带或塑料带,上面涂了混有粘合剂的铁氧化物磁粉——亦称“磁带”
◎ 音调 yīndiào
(1)说话或吟诵诗文的腔调
音调铿锵
(2)指发音的方式或音质
柔和的音调
◎ 音读 yīndú
字的念法
◎ 音符 yīnfú
乐谱中以其形状表示相对的持续时值(音长),并以其在谱表上的位置表示一定音高的记号
◎ 音高 yīngāo
指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
◎ 音耗 yīnhào
音信;消息
久无音耗
◎ 音级 yīnjí
五线谱的音阶
◎ 音阶 yīnjiē
分出高低的一系列乐调,按指定的音程图式升降音高,并按在八音音阶中的音调数而有不同的音高排列和音程大小
◎ 音节 yīnjié
(1)声音高低,缓急的节奏
音节谐捷
(2)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言单位,其中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一般来说,一个汉字是一个音节
◎ 音节文字 yīnjié wénzì
一套文字书写符号,其中每个符号代表一个音节
◎ 音乐 yīnyuè
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
◎ 音量 yīnliàng
(1)
(2)声音的响度或强度
最后一段合唱的音量正到达最高峰
(3)听觉的特性,高频音似乎小而尖锐,而低频音看来好像充满了更大的空间
◎ 音律 yīnlǜ
[乐]∶指音乐上的律吕、宫调等,也叫“乐律”
上晓音律。——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 音盲 yīnmáng
不善辨别音高
◎ 音撇 yīnpiě
(1)
(2)按基准音的自然比,用不同方式调谐一个音所产生的音调误差(不应大于80∶81)
(3)自然音阶中较大一个全音和较小一个全音之间的频率差,相应的频率比为81/80
◎ 音频 yīnpín
见“声频”
◎ 音品,音色 yīnpǐn,yīnsè
(1)主要由有无泛音及各个泛音的相对强度决定的声音的品质
(2)人耳赖以认知和鉴别的说话声的共振特性
(3)鉴别歌声或乐器的声音的特性
◎ 音区 yīnqū
音有高、中、低三种音区,音区属于音域的一部分
◎ 音容 yīnróng
声音与容貌
一别音容两渺茫
◎ 音容宛在 yīnróng-wǎnzài
声音容貌宛如就在眼前。多用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人去楼空,音容宛在
◎ 音容笑貌 yīnróng-xiàomào
说话的声音,带笑的面容。常用来表示对人的思念
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 音色 yīnsè
亦称音品
◎ 音素 yīnsù
最小的语音单位。由于改变元音的影响(如邻接的音及重音),它在某一个人的言语或某一方言所表现的一切变化中,将一个言词与另一个言词区别开来
◎ 音速 yīnsù
声音的速度,在干燥空气中,在标准状态下,声速是331.4米/秒(750毫米汞柱高)
◎ 音位 yīnwèi
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 音箱 yīnxiāng
放置扬声器的箱子,能增强音响效果
两只音箱可以拆开安放在最佳位置
◎ 音响 yīnxiǎng
(1)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
(2)播放音乐的电子装置
◎ 音像 yīnxiàng
录音和录像
◎ 音效 yīnxiào
音响效果
◎ 音信 yīnxìn
信息;书信;消息
他走后杳无音信
◎ 音型 yīnxíng
能表达出特定的情意的节奏类型
◎ 音译 yīnyì
按音翻译。也作“译音”
◎ 音域 yīnyù
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范围
◎ 音韵 yīnyùn
(1)和谐的声调、韵律;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
这首诗音韵十分和谐
(2)汉字发音的声、韵、调
◎ 音障 yīnzhàng
飞机速度接近音速时,气动阻力突然大增的现象,但现在已经不是进入超音速飞行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了
◎ 音值 yīnzhí
(1)
(2)[音]∶音的长短
一个四分音符有两个八分音符的音值
(3)[语]∶指人实际发出或听见的语音,对音位而言
由字母附以音值组成的字母表
这个词中h其实具有苏格兰词loch中ch的音值
◎ 音质 yīnzhì
∶声音的属性
【戌集中】【音字部】音·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今切,音隂。【說文】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書·舜典】八音克諧。【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疏】方謂文章,聲旣變轉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謂之音。音則今之歌曲也。【周禮·春官·大師】以六律爲之音。【疏】以大師吹律爲聲,又使其人作聲而合之,聽人聲與律呂之聲合,謂之爲音。【詩序】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疏】此言聲成文謂之音,則聲與音別。樂記註:雜比曰音,單出曰聲。記又曰: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則聲音樂三者不同,以聲變乃成音,音和乃成樂,故別爲三名。對文則別,散則可以通。季札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公羊傳曰:十一而稅頌聲作,聲卽音也。下云治世之音,音卽樂也。是聲與音樂各得相通也。又【易·中孚】翰音登于天。【禮·曲禮】雞曰翰音。又姓。見【姓苑】。又【正韻】於禁切。與䕃通。【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杜預註】音,所茠䕃之處。古字借用。○按註借用,是古字聲同,皆相假借,且釋文作於鳴反,𠀤不作去聲讀,正韻非。
考證:〔【詩序】聲成文,謂之音。【疏】季扎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謹照原文季扎改季札。